不動產須知:
名詞字彙 > 建敝率 - 容積率 - 建地 - 畸零地 - 區段徵收 - 市地重劃 - 抵押貸款 - 法拍屋 - 集合住宅
※建蔽率:
指建築面積占基地面積的比率稱為建蔽率。
建蔽率之計算以建築物的主建物投影面積為準,並未計陽台、雨遮或騎樓等。
台灣省土地使用分區建蔽率限制
使用種類 住宅區 商業區 工業區 農業區 旅館區 立體停車場 市場 加油站
建蔽率(%) 60 80 70 10 60 80 80 4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※容積率:
容積率指建築物地面以上各層樓地板面積之和與基地面積之比。
建蔽率屬平面管制,容積率則屬立體管制。
實施容積率的目的:
1. 有效控制都市建築物之密度及人口分佈
2. 增加建築物造型的彈性,使都市景觀豐富有趣
3. 改善建築基地的實質環境品質,增加空地的有效性
※建地:指可供建築建物的土地而言。
※畸零地:
指面積狹小、地界曲折的基地。面積過於狹小或地界曲折的畸零地,其條件不足以供建築使用,如果勉強建築,以後不僅影響市容,於土地利用上更屬浪費、不經濟。
※區段徵收:
政府為實施國家經濟政策、發展新都市,闢建新市鎮、新社區,更新舊都市及取得公共建設或興建國民住宅等,在在均需要取得土地,以為開發利用。區段徵收即是協助政府取得上述開發所需的土地。
現行區段徵收係政府因實施國家經濟政策、新設都市地域、社會公共利益或特定目的事業之需要,依法就某地區域內之私有土地全部徵收,重新加以劃分整理,除公共設施需用之土地由政府直接支配使用外,其餘土地則按照指定用途處分負擔,使適於特定目的事業發展之一種手段,即區段徵收除取得土地外,尚包括了土地之開發與處分業務。
※市地重劃:
依照都市計畫的規劃,將都市一定範圍內的土地,全部重新規劃整理,興建個各項公共設施,並於扣除法律規定的公共設施用地及應抵繳的工程費用、重劃事業費用、貸款利息所需抵費地後,按原有土地相關位次經交換分合為形狀整齊的土地,重新分配給原土地所有權人的土地改良措施。
市地重劃除了政府公辦之外,亦可由民間申請自辦市地重劃,參與重劃地主於重劃後均可領回55%的土地,較區段徵收領回40%為高。經重劃的土地,於重劃後第一次移轉時,其土地增值稅可減徵40%。
實施市地重劃之目的在提高土地利用價值,促進市地更經濟合理利用,達成地盡其利的目標,並有效提升都市環境品質。
※法拍屋:
透過法院拍賣程序標購而得的房屋,簡稱法拍屋。
房屋與土地所有權人積欠債務,債權人為了保障債權,乃將債務人的房地產向法院申請查封,以拍賣的強制手段達成償債的目的。拍賣時開放予一般大眾參與標購,因法院拍賣房屋有價格低廉的優勢,所以能吸引愈來愈多的民眾投入競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