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苦!上班族購買力30年負成長


民國一百年一開始,整個台灣都「漲聲響起」。台灣大街小巷「都說景氣變好,為何反而感覺錢愈來愈難賺?」農曆年前,央行棄守新台幣在30元兌1美元大關後,相對亞洲主要國家貨幣大幅升值,台灣民眾的購買力相對提升了。


但是一般民眾在台灣消費,完全感受不到「錢變大了」,實質購買力沒有提升。即使領了豐厚年終獎金的受薪階級,也只有在這個月享受可支配所得增加的快感。


【官方統計數據與庶民消費有差距】


國際原物料節節上漲,躉售物價指數(WPI)攀高,特別是小吃、攤商最常用到水產品與食品的躉售指數,去年最高分別到156128,代表著商家買進來當食材的水產品與食品,相較於2007年的基準,各高出56%與28%。


再看看鼎泰豐小籠包最主要原料麵粉的作物小麥,國際報價創兩年多來新高。豬肉與麵粉佔了小籠包的成本超過5成,鼎泰豐公關經理胡慧宜表示,雖然去年4月已經調高過一次價格,每顆小籠包漲1元,大約調漲5.6%,但是沒辦法完全反映成本的增加。


終端零售商家自行吸收了物料漲價的部分成本,難怪代表廠商進貨成本的躉售物價指數,並未如實反映到消費者物價指數上。


但這只是故事的一半。商家覺得錢難賺,消費者卻覺得生活愈來愈貴。為何消費者物價指數沒變化,但消費者仍處處抱怨東西變貴、錢變薄?官方統計數據與庶民消費經驗,為什麼有個謎樣的差距?


【只有薪水真的漲不夠】


在經濟學上,把上班族的平均薪資年增率,減去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,代表的是民眾的實質購買力增減狀況。可以發現,台灣受薪階級的實質購買力,幾乎都是在代表沒有成長的水平線,只有在每年領到年終獎金的那一個月,實質購買力會出現50%、60%的成長,但是過了獎金月,又被打回原形。


如果把時間拉長到30年,更可以看出台灣上班族的實質購買力幾乎是負成長。70年代,台灣經濟起飛,平均薪資隨著國民所得高速成長,儘管物價年增率超過4%,但實質購買力還是有2位數的成長;80年以後2位數的成長不再,節節下滑;90年以後,幾乎都是在水平線上下,甚至還有五年是出現負成長。難怪上班族的生活愈來愈難過。


而且,過去台灣、中國大陸等亞洲國家的經濟成長、薪資成長步調比較一致,各國的通膨數據很接近。但中國去年薪資成長率高達22%,台灣還是個位數,數據跟民眾的感受當然也會有落差。


世新大學財經系助理教授梁彥平認為,石油價格對台灣物價的影響大,去年國內油價漲幅超過一成,民眾一定會有感受,但台灣的「薪資又沒有動靜」,當然就會讓民眾的實質購買力變差。而中國的工資、物價飆漲,影響當地的台商,下一個循環就是台商的獲利恐將下降,又會進一步影響回台消費意願,台灣的零售業也將難逃影響。


更多精彩報導,詳見《天下雜誌網站》


苦!上班族購買力30年負成長


 


服務項目:專業土地諮詢、重劃土地買賣、道路用地買賣、重劃土地買賣、代書業務處理、容積移轉買賣、日據土地辦理、日據繼承處理、公共設施保留地、土地疑難處理、繼承土地找尋、困難案件處理、土地繼承辦理、市地重劃、區段徵收、文山老泉里、五股新市鎮、關渡平原、社子島土地、捷運A7站、二重疏洪道、蘆洲北側、新莊塭仔圳、河川用地、各種土地相關業務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土地開發好好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